在青春的赛道上,心灵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同样重要。为构筑充满活力与温暖的成长心育环境,5月份,娄底一中心理健康中心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,开展第十一届心理健康月活动。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,为师生及家长搭建起探索心灵、收获成长的桥梁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认知迈向生动实践。
一、“我的积极心理成长故事”主题漫画比赛

从5月10日起,娄底一中千余名学生踏上了一场独特的心灵创作之旅。在“我的积极心理成长故事”主题漫画比赛中,大家化身心灵画师,将自己成长路上的点滴感悟、积极蜕变,用灵动的画笔描绘成一幅幅精彩的漫画。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成长故事的缩影,同学们在创作中梳理过往,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。最终,优秀作品在全校展出,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以同学间的真实故事感染、激励着更多人。
二、520“心灵奇旅” 心理游园会
当5月20日这个充满爱的日子到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心灵奇旅”心理游园会在校园热闹开启。同学们纷纷参与其中,在趣味十足的游戏里探寻积极成长的心理奥秘。

游戏场上,两人一组的搭档们默契十足。或是亲密无间的好友,或是临时组队的伙伴,大家用生动幽默的肢体语言比划着,努力传递着24种积极心理品质。“乐观”“坚韧”“感恩”……这些美好的词汇在欢声笑语中不再抽象,而是化作彼此间心领神会的默契,悄然在同学们心中扎根。

一个个小小的盲盒,承载着满满的幸福与温暖。同学们将生活中那些让自己倍感幸福的小事认真写下,投入盲盒,随后又随机抽取他人的“小确幸”大声朗读。“同桌悄悄递来的小纸条”“放学路上看到的晚霞”……这些平凡日子里的幸福碎片,在分享中汇聚成耀眼的光芒,让大家学会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,让温暖与感动在校园里流淌。

“我是最棒的!”“加油向未来!”……在分贝仪前,同学们鼓足勇气,喊出充满激情的积极口号。只要分贝值达到130,就能成功通关。那一声声呐喊,是青春力量的迸发,是突破自我的见证,更是拥抱积极心态的宣言。

心理知识竞赛的现场,同学们摩拳擦掌。随机抽取的题目涵盖情绪调节、压力管理等积极心理学的实用技巧。大家在竞答中学习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,为心灵的成长汲取智慧养分,在知识的海洋里解锁积极成长的密码。

在手绘笑脸墙区域,同学们尽情发挥创意,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和灵动的线条,绘制出专属的笑脸。不一会儿,一面充满活力与欢乐的“阳光之墙”便呈现在大家眼前。每一张笑脸都是内心欢愉的写照,吸引着师生们纷纷驻足打卡,成为校园里最治愈的风景,让积极成为青春最动人的底色。
三、523教师心理成长课堂

5月23日,娄底一中特邀湖南师范大学阎平教授,为老师们带来“关于中学生心理成长特点”主题讲座。讲座中,阎教授结合丰富的案例和专业的理论知识,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与规律,为老师们提升学生管理、沟通能力提供了实用的方法与思路,助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与学生沟通,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。
四、“对话青春期,共筑成长路”家长微课堂

为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,5月23日下午,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们走进家长课堂,为家长们解锁孩子青春期的成长密码。课堂上,老师们分享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、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,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,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,携手共筑孩子的成长之路。
五、朋辈支持,传递“心”力量

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素养,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桥梁作用,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于5月22日组织开展了主题为"守护心晴·向阳而生"的心理委员专项培训。

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素养,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桥梁作用,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于5月22日组织开展了主题为"守护心晴·向阳而生"的心理委员专项培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