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市第一中学欢迎您!
A- A+ 网站首页 校园资讯 正文

娄底一家三代同筑教育梦

【导语】“元勋教师评选标准:1979年入校且在娄底一中工作到退休。功勋家庭评选标准:长辈在娄底一中工作到退休,且晚辈现在娄底一中任职。”今年是娄底市第一中学建校40周年。在庆祝建校40周年之际,娄底一中开展了对“元勋教师”、“功勋家庭”表彰活动。

(娄底市第一中学外景)

记者多次驱车前往该校了解这些“元勋教师”、“功勋家庭”的感人故事。采写过程中,大家纷纷向记者提到一个祖孙三代服务一中、奉献教育的故事。但采访故事的主角时却颇费周折,约了好几次都不答应见面:“没有什么好说的呢,这是我们的本分呢。”后来通过学校领导和老师帮助,本文的故事才得以呈现。
这是娄底一个普通的三代之家。
爷爷龙笛,毕业于邵阳师专,娄底初建时工程指挥部主要成员之一,后到娄底一中筹备基建工作。退休后义务服务学校30年,是学校绿化的功臣。先后七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,媒体两次报道过他的事迹。
父亲龙泛舟,37年来先后在学校印刷厂、劳动服务公司、工会、食堂等多个岗位工作,用同事的话说“泛哥,岗岗叫得响”。多年来坚持资助贫困学生,即使身患重病,也没有中断过。
儿子龙景栩,2014年大学毕业后留学于英国一流学府约克大学,现执教于母校娄底一中。
“龙爷爷”:悉将余热育新苗
“‘龙爷爷’,是娄底一中一批又一批师生对龙笛老先生亲切的尊称。龙爷爷对娄底一中的贡献可大啦,一批批花草树木在他的培育下成长,一批批学生在他的关爱中成才,娄底一中这颗新苗在他的守护下壮大。”一位老年老师的话把记者引到了娄底一中老校园。
走进娄底一中附属实验学校,虽然时令已是深秋,但校园依旧靓丽和谐,充满生机:合抱大树,枝繁叶茂,冠盖蔽天,随处可见;小草葱郁,绿得逼眼;丹桂芳香扑鼻,沁人心脾。
而30多年前,这里是一片烂泥地,没有围墙,更没有树木花草……
已到退休年龄的龙爷爷,准备回老家涟源安度晚年,学校领导找到他,希望他暂时留下帮助做些后勤工作。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困难,凭着一个党员的责任,龙爷爷把捆好的行李打开了。可能龙爷爷自己也没有想到,这一留就是30年,直到去世后才魂归故土。
学校安排龙爷爷管理校产。当时学校有2300多学生、近200名教职员工、10栋房子、2500多套课桌凳、1000多件办公用品,校产的安排、维修、添置,全落在他一个人肩上。百端待举之际,凡事都得他亲自动手,大到房屋的维修,小到窗户风钩的安装,既繁重又琐碎,但龙爷爷就这样默默奉献着:体力不支,喘口气接着干;时间不够,晚上加班加点干。
学校没有围墙,又紧靠公路,来来往往的人很多,教学区、办公区离宿舍又较远,这给校产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多困难。但困难再多再大,也难不住龙爷爷的责任和担当:不论刮风下雨,他坚持每天晚上12点以前在校园巡查,早晨五点半钟起床接着巡查。在他管理校产的几年里基本没有发生过被盗事件。
面对晴天满天灰、雨天一地泥的校园,龙爷爷主动请缨,义务搞绿化。没有专业人员,他自己学习;没有经费,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挤;苗木太贵,他向外单位求援、到野外采集、自行设计施工建起了简易苗圃(后来成了学生兴趣小组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的小型植物园)。为了买到比国营苗圃便宜的桂花树,他不顾年老体弱,到离校三四十里外的农村寻找树苗。300多株乔木、100多个花色品种、500多盆大大小小的花卉都出自龙爷爷之手,光大丽花就由最初的2株发展到近1000株。
紧挨着娄底一小的围墙下有一块空地,杂草丛生,乱石遍地,龙爷爷决定利用天然石头修建假山、水池,但按照工程设计需耗资2000多元。为了节约资金,他自己设计,自己施工,仅仅花400多元雇了几个临时工帮忙,就建成了。他又自费买来观赏鱼苗放养。假山、水池成了很多小朋友的乐园、很多老一中人记忆中亮丽的景观。
种花难,护花更难,浇水、施肥、整枝、除草、治虫养养费时费力。龙爷爷患肝病多年,一发作就要打止痛针,但他全然不顾,一遇严寒冰冻,便用长竿扫冰凌,用蛇皮袋包裹盆花,御寒保苗;一遇高温炎热,他天天拖着一根30多米长的皮管给花木浇水。水池中间建的假山上的竹木当时是挑土栽种的,不耐干旱,经常要浇水。龙爷爷不顾假山上苔藓遍布,多次跌得血流不止。
辛勤的付出使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将近一半,为师生的学习、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,学校因此被评为教育战线绿化工作先进单位、湖南省绿色学校。
龙爷爷干工作不分份内、份外。学校单职工宿舍的厕所没人打扫,他主动承担;校园的一些卫生死角,他主动清扫;学校财会室发工资和收学费时,他主动协助和守卫;学校运输物资无人押车,他跟车而行;老师们的信件,他代替接收送达……

 

(资料图,龙笛与3岁时的孙子龙景栩在一起)


记者查阅资料时,看到中共娄底地区宣传部1987年编的《“四职教育报告集”》中有这么一段话:我退休留用后,仍领原工资,没有向学校索取一分钱的额外补助,平时出差的住宿费用、招待司机的伙食费都是自己掏的腰包。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舒适一点,我又何尝不是呢?但党和国家教育、培养了我几十年,自己不应处处为个人打算盘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还不富裕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应该充分体谅国家的难处,多奉献,少索取。
“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,那年公有住房改革,龙爷爷硬是不要,他说,‘我老了,农村有房子,还是把房子留给年轻老师,他们才是学校的希望、教育的希望。’”一位老师向记者介绍。
“为校为师惟敬业惟奉献功绩堪卓著,忘家忘身毋贪欲毋索取德泽永昭彰。”学校教师撰写的挽联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龙爷爷的一生。

 

(泛哥和他管理的食堂)

哥”:铁骨柔情担道义

今年55岁的龙泛舟,娄底一中很多同事称他“泛哥”。虽然他的父母及亲人都叫他“泛妹子”,但他标准的男子汉,向来性格耿直,办事雷厉风行。
铁骨“泛哥”。2014年初,泛哥感觉身体严重不适,到湘雅二医院检查,患有不典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,肾穿刺发现,肾钙化,肾小球硬化、癌变。医生坦言,治愈率和生存率非常低。“宁可站着死,也不躺在床上等死!”泛哥很快调整好心态,隐瞒病情,一如既往地坚守工作岗位。2015年初,学校安排他管理城南校区的食堂,并且提出最多用二年时间要让食堂的管理走在全市、全省的前列的目标。作为一所寄宿学校,食品安全责任大于天;作为一个需要在30分钟内满足7000人用餐的食堂,没有管理经验可以借鉴。生性不服输的泛哥,带领一班人马,对食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,凌晨起,深夜归,参观学习,请专家指导,按标准改造,调查学生口味和需求,调整各年级的用餐时间,建设食堂文化……仅用半年时间就把食堂建设成了学生温馨的家园、学校育人的平台、对外展示的窗口。2015年12月,顺利通过了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专家组的评估,娄底一中被授予“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学校”。现在食堂每年接受参观学习者至少20批次,连续3年娄底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都在娄底一中召开,学校食堂的管理经验每次都在大会上交流。
“泛哥为人非常实在,工作非常务实,呷得苦、霸得蛮、耐得烦,这么多年确实非常不容易,虽然身体不好,但是给我们的感觉一天到晚总是充满干劲。”副校长彭卫国介绍说。
柔情“泛哥”。多年来,泛哥先后资助过10多位贫困学生,现就读于湖南某重点高校的梁同学就是他爱心资助的一个缩影。
2012年,泛哥偶然了解到涟源三甲乡某村梁同学的不幸遭遇:梁同学父母双亡,家里有三姐妹,梁同学面临辍学。征得相关方面同意后,泛哥立即租车把她接到娄底,安顿吃住,购买衣物,开展心理疏导和亲情陪护,安排到娄底一中上学,让爱人帮助辅导学习……除了帮梁同学上缴学校的所有费用外,还每月挤出600元钱供她日常开支。寒暑假梁同学回家,泛哥至少打发1000元零花钱。从初二到高中毕业,5年里先后资助梁同学近10万元。梁同学上大学前,泛哥又打了个大红包表示祝贺,勉励她好好学习,叮嘱她经济上有困难就打电话来。
“我原本是一个非常不幸、对未来对人生充满自卑的女孩,但我又非常幸运,是龙叔叔无微不至的帮助、支持和鼓励,让我实现了大学梦想,也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。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学习,心怀感恩之心,回报社会,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”这是电话那头梁同学告诉记者的心里话。她还说,这些年龙叔叔一直没对她说起得病的事,肯定是想让她安心学习。
如今,泛哥虽然每天仍要服用50多粒药物,体重也由原来的160斤降到130斤,每月仍要去湘雅二医院检查,但他的病情基本稳定了下来,泛哥工作劲头更大了。

 

(龙景栩为学生进行英语辅导)

哥”:回归母校续写教育情怀

龙景栩,学生口中的“龙哥”,一位标准的小帅哥,尽管学校领导和老师反复做工作,他也只答应记者,在不影响他的学生的前提下,悄悄地拍一张照片。他的故事,我们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。
2016年从英国留学回来,龙景栩放弃了深圳的优越环境和高薪待遇,通过公开考试回到娄底一中执教。
龙景栩的这一抉择深受爷爷和父亲扎根学校的教育情怀的影响。刚开始,他的内心也纠结过,一方面在大城市做出国英语培训得心应手,发展机会非常多;另一方面对母校又有着非常深的感情。最终母校情结战胜了优越待遇的诱惑。
“龙景栩继承了我们家的传统,非常正直。那一年他回娄底一中参加教师招聘,全程都是瞒着我们的,说是怕我们找学校领导打招呼。按照当年的招聘政策,作为研究生,他本来只要参加面试就可以了,但他非得笔试和面试全部参加,说是要公平竞争,不能沾学历的光。”这是父亲眼中的龙景栩。
“景栩老师思想非常活跃,教学方法灵活,非常乐于助人,只要哪位老师有困难,他再累也会帮忙。他非常爱学习,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,砖头厚一本的英语原著,一个月就换一本,平时还自学日语。”这是学校老师口中的龙景栩。
“龙哥人品一流,英语口语一流,教学方法一流。工作非常负责,记得那是放暑假前的一天,讲评试卷,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,还有一道题没有讲完。他在学校一直等到晚自习,就为了讲完那道题。他说,万一下个学期我没教你们了,就会留下遗憾。”这是学生心中的龙景栩。
“娄底一中40年的历史是一部数代师者艰苦奋斗、追求卓越的耕耘史,是一个个祖孙三代、父子二代的‘功勋家庭’扎根沃土,辛勤耕耘,栽桃种李,植兰艺蕙的教育史,他们勇于拼搏、乐于奉献的精神是一中茁壮成长的脊梁骨和振翅高飞的垂天翼。”谈及自己的同事,校长范彦江眼神里充满了肯定。
记者手记:40年,校容在改变,校址在变迁,但龙爷爷一家祖孙三代接力热爱一中、热爱教育的情怀却没有变,他们是一中的坚守着、教育事业的追梦人。我们相信,他们的这一份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,将激励更多人扎根教育一线,用初心使命诠释教育的价值与意义,用汗水和智慧助力更多学子启梦,圆梦。(本文转载 娄底新闻网)